湖南文理学院简介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

湖南文理学院(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属于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入选“湖南省2011计划”,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湖南文理学院的高等教育办学始于1958年建立的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先后汇聚了常德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常德教育学院、常德市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常德艺术学校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1999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为常德师范学院,2003年更为现名。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8.3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8亿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253万多册,电子图书226万种(305万多册);设有18个教学院、1个独立学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含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教职工155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5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000余人。

学校前身

  • 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建。

  • 常德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

1978年,常德基础大学创建。

1986年,常德基础大学更名为常德高等专科学校。

1989年,湖南农学院常德分院、常德引进高教培训中心并入常德高等专科学校。

  • 常德教育学院

1971年,常德师范专科学校(原常德地区教师进修学院部分)改建常德教育学院。

  • 常德市城乡建设技术学校

1989年,常德市城乡建设技术学校创建

  • 常德艺术学校

1978年,常德戏剧学校创建。

1994年,常德戏剧学校更名为常德艺术学校。

合并发展

  • 常德师范学院

1999年,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常德师范学院,同时撤销原两校的建制。 后常德教育学院并入。

2001年,常德市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并入常德师范学院。

2003年,常德艺术学校并入常德师范学院。

  • 湖南文理学院

2003年,常德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南文理学院。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5年,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和入选湖南省2011计划。

2016年,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高校。

2017年11月,湖南文理学院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二批)。

2018年,入选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建设高校。

2020年,学校入选湖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及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

2022年2月25日,湖南文理学院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在常德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揭牌。 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出炉。湖南文理学院学前教育、体育教育、英语等三个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土木工程、市场营销等三个专业入选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月1日,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成立。

2023年1月10日,粤旺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正式在学校挂牌成立。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院、1个独立学院,开设69个本科专业(含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农、史、法、经、管、教、艺、医十一大学科门类。

湖南文理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与法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新闻学
历史学(师范)
法学
电子商务及法律
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
日语
商务英语
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湖南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师范)
环境设计
动画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师范)
舞蹈编导
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师范)
小学教育(师范)
湖南文理学院数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应用统计学
物理学(师范)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
湖南文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
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制药工程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财务管理
金融工程
湖南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
地理信息科学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
水产养殖学
农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动物科学
湖南文理学院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软件工程
自动化
通信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湖南文理学院医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卫生检验与检疫
药学
湖南文理学院国际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楚怡工匠计划(培养地点: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农学 [

附属医院

常德市妇幼保健院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550人,其中,专任教师1205人,教授149人、博士468人。拥有国家杰青、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120余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和科研团队8个,拥有国家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1

类别 名单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 文会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龙献忠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 魏饴、龙献忠、杨品红
湖南文理学院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团队名称 所在学院 负责人 级别 立项时间
1 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文史学院 魏饴 国家级 2008
2 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教务处 齐恒 省级 2009
3 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生科学院 王文龙 省级 2010
4 大学语文教学团队 文史学院 佘丹清 省级 2010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 。

类别 名称
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 应用经济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水产
“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文艺学、应用化学、动物学、机械工程、产业经济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获批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思政“金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各类省级一流课程67门,5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2

类别 名称
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渔业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美术学、音乐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文艺鉴赏学》
省级人才培育基地 光电信息技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材料与化工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省级精品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量子力学》《音乐欣赏》《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自动控制理论》《人文地理学》《材料力学》等
湖南省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音乐学、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近年来,先后获得教育部“新文科”项目1项,省级“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项目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学生成绩

据湖南文理学院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中显示,学生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科竞赛获省级一等奖28项,省级二等奖46项,省级三等奖56项(其中电子设计竞赛、物联网竞赛获全省第一,英语演讲获团体一等奖)。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9项,国家级三等6项(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国家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

学校学生参加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行业协会竞赛获国家一等奖5项,国家二等奖8项,国家级三等16项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3

学校荣誉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截至2020年5月,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获得“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称号,被教育部授予“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等荣誉。
2021年7月 湖南文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被授予“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1年11月 湖南文理学院获得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
2022年3月26日 湖南文理学院获得《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20~2021)》蓝皮书编写单位“突出贡献奖”。
2023年4月 第三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湖南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陈蕾团队讲授的课程《手艺与创造》喜获新文科中级组一等奖;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成钢教授团队、石彭灵副教授团队分获新农科正高组、副高组二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拥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和“水产高效健康生产”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水生动物重要疫病分子免疫技术”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水产生物资源与环境生态”等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环洞庭湖区域发展”等8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以及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湖南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沅水澧水监测站、水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知识产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省级示范实验室等其他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平台近100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近5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SSCI、EI、CSSCI、CSCD收录近1100篇;先后出版学术著作300余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出版105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28项,其中国际铂金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中国发明创业奖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0余件,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软件制作权1000余件,制定标准12件。

学术资源

  • 图书馆藏

截至2020年5月,湖南文理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29700㎡,阅览座位4000多个,有存储容量为60T的海量存储系统;有自助借还系统、安保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及自动化系统、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电子公告系统、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数字式程控交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中央空调等配备设施。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4

  • 学术期刊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季刊;主要登载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动力与电气工程、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食品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统计学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科技成果和科技综述。

2015年获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2016年获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18年获第四届“湖湘优秀出版物”;2018年又获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剑桥科学文摘》、《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德国《数学文摘》等多种国际国内检索类期刊和数据库收录。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5

《武陵学刊》为双月刊;设中华德文化研究、文学、语言、法律、历史、政治、教育、哲学、法律_知识产权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环洞庭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栏目。

2015年获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2016年获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18年获第四届“湖湘优秀出版物”;2018年又获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剑桥科学文摘》、《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德国《数学文摘》等多种国际国内检索类期刊和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6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先后与美、英、德、澳、波兰、日本、韩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大学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师生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洛分校、韩国牧园大学举办3个本科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累计招收来自35个国家的400余名留学生。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为圆形徽标,白底红字,学校的中英文名称环绕后羿射日雕塑图案;中文为沈鹏题写。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7

  • 校旗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8

校旗为鲜红旗面,旗面正中是黄色中文校名,中文为沈鹏题写体。

精神文化

  • 校训

博学弘文、明理求真

释义:博学,就是要该校师生博学多才。国际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要培养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才会终身受益。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培养自主学习和学习的方法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弘文,就是弘扬人文精神,一种道德文化,精神世界的陶冶。读书得先会做人。“德才兼备的人是精品,有德无才的人是次品,无德无才的人是废品,无德有才的人是毒品。”培养出无德有才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这就要求该校师生更加重视德的教育。

明理,就是明白人世五理,修炼德性。大学生是文明的使者,文明的先锋,抓文明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也在此。

求真,要求该校师生确定自己的个人理想,确定自己的目标,追求真理。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9

  • 校歌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插图10

《走向未来的梦》

词:石煌远

曲:杨歌阳

走向未来的梦,是一叶小小的红枫,轻轻飘落,也会温暖故乡的寒冬;

走向未来的梦,是一粒小小的火种一旦燎原,就会照亮万里苍穹。

遥想那德山古韵,神往那E海雄风。

又见那鱼翔浅底,再现那鹰击长空!

走向未来的梦,是博学弘文的梦;

走向未来的梦,是明理求真的梦;

走向未来的梦,是博学弘文的梦;

走向未来的梦,是一曲神圣的东方红。

走向未来的梦,是一串涩涩的汗滴,悄悄洒下,也会滋润故乡的花容;

走向未来的梦,是一眼冲动的泉涌,几经跌宕,就会闯入大潮之中;

脚踏着白马湖畔,奔涌着生命庄重,

翻滚着青春色彩,演绎着春夏秋冬。

走向未来的梦,是时代使命的梦;

走向未来的梦,是永不言败的梦;

走向未来的梦,是时代使命的梦;

走向未来的梦,是一股激荡的中国风。

走向未来的梦,是时代使命的梦;

走向未来的梦,是永不言败的梦;

走向未来的梦,是时代使命的梦走向未来的梦,是一股激荡的中国风。

  • 校风

尚善尚知尚行、爱国爱校爱人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