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简介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

南阳师范学院(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

南阳师范学院始建于1951年,时名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建立的南阳县师范传习所。1958年升格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南阳师范学院。2011年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2017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2023年,入选“111计划”。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460亩,建筑面积83.3万平方米(不含在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中、外文纸质图书256万册,电子图书369万册;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有教职工1700余人;设有24个教学单位,有4个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点,8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校前身

  • 南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1907年,举人任学椿在南阳创办了南阳县师范传习所。

1908年,南阳县师范传习所更名为南阳府公立初级简易师范学校。

1922年,南阳府公立初级简易师范学校更名为南阳师范短训班。

1926年,南阳师范短训班更名为南阳县立师范。

1932年,南阳县立师范更名为南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

1945年,南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停办。

1945年,南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复校。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插图

1948年11月,南阳解放前夕,各类学校都被国民党守军王凌云裹挟南下。南阳解放后,南下师生纷纷归来要求复校。

1948年6月30日,南阳专署向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请示“在南阳设立师范学校一所”,得到批准。由于条件所限,新批准设立的师范学校并没有单独设置办学,而是暂挂靠在省立南阳中学作为师范班,边筹建边招生。

1951年,师范班从省立南阳中学中独立出来,成立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

1954年,南阳师范学校幼师班并入河南省郑州幼儿师范学校,先发展为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7年,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合并。

1958年9月,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更名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7月,南阳师范专科学校与南阳艺术师范学校合并。

1962年3月,南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南阳师范学校。8月,南阳师范学校与南阳教育行政干校合并。

1978年,南阳师范学校更名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

1992年5月,南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南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南阳教育学院

1970年,南阳专区教育干校更名为南阳地区教育干校。

1980年,南阳地区教育干校升格为南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5年,南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南阳地区教育学院。

1994年,南阳地区教育学院更名为南阳教育学院。

合并组建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插图1

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与南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南阳师范学院,成为南阳历史上第一所省属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

2011年,学校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4年,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

201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遴选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2017年12月,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6月,学校入选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9月,学校获批教育部“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2019年2月,学校被授予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20年11月,学校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21年5月,中国新文学学会姚雪垠研究分会主办权移交南阳师范学院。

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2年1月,南阳师范学院正在筹备更名大学。 10月,河南省教育厅下发《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支持南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教发规〔2022〕292号),支持南阳师范学院更名为大学。

2022年11月11日,河南省教育厅等十五部门发布《关于公布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 ,南阳师范学院申报的先进感光高分子材料行业学院获批立项建设

2023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5月13日,南阳师范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深圳揭牌成立; [5月21日,南阳师范学院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插图2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开设本科专业72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工、经、管为引领,文、理、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24个教学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近600人,博士近400人,专任教师1380余人。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省级特聘教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40余人。

截至2022年5月,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0余人。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管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形成了以高层次专家为核心,以教授、博士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类别 名称
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士 Camilo
全国优秀教师 李根全
河南省优秀教师 杨浩、李鹏、刘畅、王庆林、徐少贤、李根全
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 李长亭、席晓丽、袁雅莎、张士勤
河南省级基层教学组织 古代文学教研室、汉语教研室、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汽车教研室、新闻学教研室
河南省级教学团队 人文地理学教学团队(2007年)、生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11年)、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13年)、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15年)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插图3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等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河南省级特色专业,8个河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河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河南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1个河南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专业,12个校级重点专业;有各类实验室38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河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河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个;有7门河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3门河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生物科学、化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英语、生物科学
河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应用化学、地理科学、生物工程、物流管理、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南省级特色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历史学
河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生物工程、法学、英语、通信工程、地理科学、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
河南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 生物工程
河南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专业 法学
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河南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总冠军、全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600项。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获最近一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本学年学校教师主持建设的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3项,建设经费达70.30万元,参编或主持教材30余部。学校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5个。其中创新类项目15个,创业类项目10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5个,其中创新类项目23个,创业类项目12个。2020年,获批2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230部。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4个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点,国际商务、法律、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旅游管理8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特需急需骨干学科群培育点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8个,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类别8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8个,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类别 名称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
专业学位硕士类别 工程(生物与医药类别)、国际商务、法律、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土木水利、旅游管理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 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学科群
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无机化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古代史
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理论物理、英语语言文学
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生物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学校荣誉

时间 奖项名称
2022年4月 南阳师范学院团委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插图4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省部级平台31个,设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南阳分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南阳工作站。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拥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平台1个,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42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0余项;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等35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00余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0篇

截至2023年3月,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0余项;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等35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00余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0篇。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南都学坛》原名《南阳师专学报》,主要栏目:汉代文化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与社会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等,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汉代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南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第2、5期为社会科学版,第1、3、4、6期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开设有“思想文化研究”“政治研究”“法律研究”“词学论坛”“文学研究”“高校管理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其中“词学论坛”为本刊特色栏目;自然科学版开设有“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应用技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万方网、维普网、超星网、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CEPS)收录。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2006、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词学论坛”被评为特色栏目。2006、2008、2011、2014、2016、2018年连续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2011年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社会科学期刊。 2012年被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3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入选为CHSSCD来源期刊。2014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词学论坛”被评为特色栏目。2019年获得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词学论坛”被评为特色栏目。自科版2006年、2008年、2010年被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45.47万册,当年新增10.0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5.31册;拥有电子期刊88.10万册,学位论文978万册,音视频61373小时。2019年图书流通量达到312411本次,电子资源访问量6476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08万篇次。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插图5

交流合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意大利、芬兰、瑞典、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后与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联合设立南阳师范学院卧龙学院(海外学院)、与韩国全州大学和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展中外本科课程合作项目、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达成学分互认协议、与美国多所州立大学建立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双学位项目的校级交流项目、与芬兰萨沃尼亚应用科技大学和瑞典梅拉达伦大学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先后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质单位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派资质单位,成功获批为河南省汉文化国际推广基地,并当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插图6

学校标识

  • 校徽

南阳师范学院简介插图7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的整体模式采用圆形图形。由两个同心圆构成两个主要区域,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用于表示校(院)名和学院的英文名。 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校名,并以该校名字体为主设计了校徽,校徽下方标注建校年份1951。

精神文化

  • 校训

博学求是、笃行自强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