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简介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

西安文理学院(Xi’an University)简称西安文理、西文理,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市政府主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选陕西省双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工作站设站单位、西安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高校、“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

先后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学校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延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高新、太白和关中书院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100余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4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4000余人,联合培养研究生90余人

办学历史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插图

西安文理学院后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改关中书院为陕西师范学堂,是陕西最早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也是陕西最早的一所师范学校。西安联合大学是1990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西安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与西安大学(创建于1980年)合并而成;

西安教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创建于1955年;西安师范学校创建于1903年。

西安师范学校

西安师范学校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培养大专程度小学教师的专门学校。

创建于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是陕西最早的一所师范学校。其前身是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 “关中书院”,创始人是关学大师冯从吾。

学校初办时称“两级师范学堂”;中华民国建立后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又更名为“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插图1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曾南迁至陕西西乡县,1943年又迁回西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学校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

1950年后,第一次使用“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的名称。学校曾先后吸纳了原“陕西省技艺师范学校”“陕西省女中师范班”(原“陕西省女子师范学校”)以及“户县师范学校”等校。

自1963年8月奉命停办后,直到1985年,创建于1952年的原“西安市师范学校”在与原“西安市第五中学”合并后,又重新使用了“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的名称,并开始在原校址办学。

1985年后,西安市教委加大了对学校的资助,并按照师范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和“关中书院”的原有风貌,对校舍进行整体改建和翻新,逐渐恢复了原“关中书院”的风貌。

2006年开始不再单独招收新生。2009年并入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教育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插图2

西安教育学院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成人高等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5月15日定名为“西安市中小学进修学校”,首任副校长高崇朴。同年9月,更名为“西安市教师进修学院”。

1969年停办,共培养学员1728人。

1979年3月10日恢复。

1983年4月21日,成立“陕西省西安教育学院”。专业由初建时的中文、数学2个专业发展到2003年本专科专业33个,采取师训、干训并举;面授、函授并举;学历培训与岗位并举;系统培训与应急培训并举的办学形式,1991至2003年共培养毕业生6420人。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与西安联合大学合并组建西安文理学院,撤销西安教育学院建制。

西安师范专科学校

西安师范专科学校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专科层次为主的普通师范院校。

创建于1958年,1963年停办,首任党委书记刘钧、校长耿定一。

1978年5月,成立“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专修科”。

1980年与西安师范合并。

1984年6月更名为“西安师范专科学校”。

专业由初建时的中文、数学、物理3个专业发展到1990年本专科专业13个,共为国家培养优秀师范教育人才5015人。

1990年与西安大学合并组建西安联合大学,成为西安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撤销西安师范专科学校建制。

西安大学

西安大学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地方性综合大学。

创建于1980年9月,首任临时党总支书记雷行。

专业由初建时的18个专业发展到1990年本专科专业26个。

1980年—1990年,共为国家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2141人。

1990年与西安师专合并组建西安联合大学,成为西安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撤销西安大学建制。

西安联合大学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插图3

西安联合大学是西安市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创建于1990年1月,由西安师范专科学校和西安大学合并而成。同年12月22日挂牌成立,首任临时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刘仲宁,分为师范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两院。1999年1月,实质合并。校长张道宏,党委书记王学民。

2000年7月,学院整体搬迁至太白南路168号。有本专科专业29个,毕业生11981人。

2001年12月,承办中日韩三国大学生乒乓球、足球、棒球对抗赛。

2002年5月,承办陕西省第25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同年9月,教育部在西安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学校作为参观点之一受到与会代表好评。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与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安文理学院,撤销西安联合大学建制。

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插图4

西安文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03年4月16日由西安联合大学与西安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同年11月1日举行挂牌仪式。首任院长张道宏、党委书记王学民。

2006年11月,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并入西安文理学院。

2009年7月,西安师范学校并入西安文理学院。

201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3年,成为陕西省双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

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站单位。

2015年起,与陕西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16年,西安市将西安文理学院建设成为“西安大学”的目标纳入西安市“十三五”规划。

2017年,成为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获批为“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九年获西安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西安文理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广告学、戏剧影视文学
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翻译
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与金融、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管理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历史学、旅游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
西安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西安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艺术
西安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音乐学
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
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书法学
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智能感知工程、机器人工程
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安全与检测
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制药、环境生态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西安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西安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截至2021年10月,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4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0%以上。外聘两院院士3人,柔性引进学科首席专家12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15人;省级师德示范团队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6个;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支;省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青年科技新星6人。

省级教学团队
分析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长安历史文化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软件技术教学团队
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设立4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市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市级一流学科。

类别 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分析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
西安市“一流学科 化学、机械工程、教育学、艺术学理论、考古学
市级重点扶持学科 学前教育学、应用数学、旅游管理、文艺学、植物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教学建设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插图5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及重点学科1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政示范课、特色线上课、一流课程等高层次课程70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7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4项

类别 简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软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生命科学、文学艺术创新创业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会计实验与创新实践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创意–实践型艺术设计、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应用型化学专业创新实验区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西安软件服务外包学院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学校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50余所大学开展学生学历教育、海外实习、教师培训等交流合作。现有来自泰国、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四十余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学院”、海外实习基地,搭建中泰文化教育云平台等方式,与泰国的大中小学建立了广泛的深度合作。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建有陕西省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各1个;政校企共建有陕西省表面工程与再制造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陕西省非开挖水平定向勘察智能装备校企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研究中心、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西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西安秦岭研究院、西安卫星遥感服务中心、西安廉政研究中心、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华为鲲鹏产业学院等30多个研究机构;西安市干部教育培训文理学院基地、西安市廉政教育培训基地、西安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10多个科教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近三年学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8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百余部,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473项,获批国家专利67项,获省市科研奖励52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约159万册,开架图书约108万册,订购有现刊报纸228余种。电子图书总量约为151.5万册,其中超星电子图书120万册,北京方正Apabi电子图书8.3万册(含四库全书4149种),书生电子图书15.8万册,五车电子图书6.66万册,外文电子图书7472册。另有两个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CNKI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409余万篇)和万方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94万余篇),以及万方会议论文数据库(91万余篇)。拥有4个期刊数据库,其中两个外文期刊库分别为Springer Link外文期刊数据库(2000余种)和 EBSCO数据库(11000余种期刊);两个中文数据库分别为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000余种)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5000余种)。还有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10000多个讲座视频等)和精品课件群(246种)、读秀知识库、起点考试网数据库、世界精品课程、艺术多媒体资源数据库等。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说明

1.“朱雀”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古西安的中轴主干道路是朱雀大街,还有朱雀门。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插图6

2.“朱雀”在中国典故里有“凤鸣岐山”的寓意,就是招揽人才,引风来巢的含义,是西安自古至今祥瑞象征。

3. 将“朱雀“的局部纹理和西安的“安”的首字母“A”进行结合变形,朱雀是西安的象征,体现了向上,“A”又有“第一”的意思,具有攀登顶峰,越来越好等寓意。

4. 此图形又如同一个奔跑的人形,体现了学院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特色,活力四射,人才济济。

5.因为学院隶属古都西安,故将朱雀融入此标志内,体现了学院的悠久文化,又不失与时俱进的时代感。

  • 校旗

校旗为长方形,分蓝白两色。蓝色旗中间为白色校徽图案,下方为白色中英文校名。白色旗中间为红色校徽图案,下方为红色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 校训

重德 笃学 躬行 崇高

校训释义:

重德 重视品德修养,弘扬优良品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东汉文中有“重德轻身”。“重德”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神相符合。

笃学 专心好学,刻苦专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笃学”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笃学”与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躬行 身体力行,亲身实行,强调实践应用能力。语出《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与我校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相符合。

崇高 崇尚高远,追求卓越,按照高标准来要求。语出《水经注·淇水》:“石壁崇高,昂藏隐天。”“崇高”与我校“一高一实”的工作原则和追求更高、更远的境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新校训承载着关中书院“敦本尚实,崇真践履”的文化内涵,贯穿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寄托着转型升级,更名升大的奋斗目标。只有“重德”“笃学”“躬行”,才能达到“崇高”的境界;也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才能在“重德”“笃学”“躬行”方面有所成就。

  • 校赋

西安文理学院简介插图7

西安文理学院校赋名为《文理赋》。以”吉祥长安,三辅胜地。文渊深厚,独步古今。依终南之俊秀,揽八水之胜景。纹高新之鸿绩,蓄人才而博实力。遥想仓颉作书,以教后嗣;诚阅周公作《礼》,以成教化。设成均以明人伦,建辟雍而授六艺”开头,以“借势勋力,鼓舞士气。无以表之,聊以为敬”结尾,寓意深长。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