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根据浙江中医药大学关于公布2023年选拔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招生计划的通知(专升本)信息得知,招生的专业包括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英语、康复治疗学共计5个专业。具体信息如下:
以上就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专升本所招生的专业,仅供参考。
扩展资料
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投入使用。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共有滨文、富春两个校区,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32个;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博士研究生47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46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3个、B类6个。截至2018年5月,该校共有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中医骨伤科学、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医学、中药学为B;中西医结合为B-;药学、护理学为C+;临床医学为C-。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64位;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59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浙江省内排名第14位;全国中医药类院校中排名第2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