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根据学校官方对外公布信息显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个主校区,占地总面积44万平方米(约660亩),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068人(校本部837人),有专任教师1140人,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61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6人;全日制在校生1941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55人、硕士研究生3618人、本科生14924人、留学生219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是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最早可追溯于1954年创办的黑龙江省创办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牡丹江市卫生学校成立;1958年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与牡丹江卫生学校合并成立黑龙江省中医学校;1959年黑龙江省中医学校、哈尔滨第一卫生学校、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及黑龙江省立医院四个单位合并成立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校址设在香坊区骑兵街。同年7月,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以黑龙江中医学院名义招收中医本科生,学制6年。
1962年学院从香坊区骑兵街迁至香坊区公滨路东端;1968年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1973年学院搬迁到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1979年首次招收20名硕士研究生;1996年黑龙江中医学院更名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同时获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并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4年美国中药联商会合作创办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正式成立,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的机构。
2018年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其中学校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药学学科入选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两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中医药三个一级学科全部进入省“双一流”建设名单。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截止到2023年3月,学校下设16个学院、14个附属医院(4个直属)、1个中医药研究院、1个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26个教学医院和70个实习基地。设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31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
在众多学科中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中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中医妇学、中医内科学(培育)。在教育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被评为A+类学科;中医学被评为B+类学科;中西医结合被评为B类学科;药学被评为B-类学科。
学校共设有第一(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二(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第三(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第四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4所附属医院。附属医院现有床位合计4500余张,有国家重点专科25个、省级重点专科31个,年均门诊量150万人次,树立了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旗帜,为保障黑龙江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