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称阳明交大,校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台北市和新竹市,是台湾顶尖研究型重点大学之一,新竹光复校区与台湾清华大学及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相邻。阳明交大主要目的为培育工程(engineering)、科学(science)及管理(administration)方面的人才;主要发展领域为电子、资通讯及光电等。

学校源头为1896年创立于上海的南洋公学 ,1912年改名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37年改隶教育部,称国立交通大学。两岸分治后,上海原址改组为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1958年,交通大学在台复校,校址选定新竹市,成立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1967年改制为交通大学工学院,1979年恢复交通大学校名。

交大与中国大陆的上海、西安、西南(成都)、北京等四所交大并称“五校一家”,强调“饮水思源,同行致远”的精神。饮水思源纪念碑也成为各校精神团结的象征。

2020年7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同意交通大学与阳明大学合并,并在8月12日复函两校于2021年2月1日起合并为“阳明交通大学”。2021年2月1日,台湾交通大学与台湾阳明大学正式合并为台湾阳明交通大学。

学校前身

  • 台湾交通大学

大陆时期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

1896年春,办理轮船电线事务大臣盛宣怀,禀明两江总督刘坤一,筹设南洋公学,并在上海斜桥高昌庙划地捐助。以轮电两局集捐经费,筹建南洋公学屋宇。

1903年,奏请定为南洋高等公学堂事,8月盛宣怀复奏请将上院作为高等商务学堂。

1905年,奏定校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自商部改隶邮传部,称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以下简称沪校)。督办山海关内外铁路大臣袁世凯、胡燏芬,札饬关内外铁路局筹设铁路学堂。勘定开平前武卫军学堂旧址开办,因实习方便,改设于唐山。定名为唐山路矿学堂(以下简称唐校)。

1909年,邮传部尚书徐世昌提倡路政,培育铁路管理人才,上书清廷在北京设立铁路管理传习所。次年,增设邮电简易班,及邮电高等班,并改称邮传部交通传习所(以下简称平校)。

1911年,武昌起义后,沪校改校名为南洋大学。铁路工程科改为土木科。辜鸿铭离教务长职,以后即取消教务长职位。张謇等拟将上海吴淞口渔业公司地基,捐建商船学校。海军大臣将沪校船政科划入商船学校,先行成立,由唐文治兼任监督,夏孙鹏任教务长,称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以下简称船校)。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

1912年,唐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设有铁路工程科。沪校隶属交通部,称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平校更名为交通部交通传习所。船校更名吴淞商船学校,由萨镇冰任校长,设航海科。吴淞新校舍落成,迁入上课。

1913年,唐校改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1914年,船校因经费困难,本年停办。

1916年,平校交通传习所划分为铁路管理学校及邮电学校。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2

1920年,交通总长叶恭绰提出合并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等四校为交通大学之计画。十五日由内阁会议通过。

1921年,交通大学正式成立。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称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改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邮电学校与铁路管理学校合并为交通大学北京学校。以唐山之机械科迁上海,以上海之土木科并唐山,铁路管理科并北京。北京之邮电并上海。

1922年9月,交通总长高恩洪将三校分设,沪校为交通部南洋大学,唐校为交通部唐山大学。平校原拟撤销,合并于沪唐两校,卒以进行困难,改为唐山分校。

1923年,平校独立为北京交通大学,由张福运任校长。

1926年,沪校成立“交通部南洋大学工业研究所”,由校长凌鸿勋发起创办,初分物理、化学、机械、材料四部,翌年材料与机械两部合并,另设电机部。初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承接社会各界委托的化学、电气及材料等方面的分析试验项目。

1927年,沪校改称第一交通大学。铁道管理科改称交通管理科,分铁路、营业两门。

1928年,国民革命军进驻北京,北京改称为北平。交通部颁交通大学组织纲要,沪校为第一交通大学,唐校为第二交通大学,平校为第三交通大学。国民政府于南京召开全国交通会议,会中决议改组交通大学。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3

交通部公布交通大学组织大纲,沪唐平三校合称交通大学,由交通部长王伯群任校长,其下分设各学院。在上海有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绳善)、电机工程学院(院长张廷金)、交通管理学院(院长锺伟成)。在唐山有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孙鸿哲)。在北平有交通管理学院分院(分院长沉琪),名义上隶于上海之交通管理学院。铁道部成立,孙科任部长,交通大学划归铁道部管辖,由孙科任校长,黎照环任副校长。

1929年,铁道部训令,交通大学交通管理分院改为北平交通大学交通管理学院。铁道部公布铁道部直辖交通大学暂行组织大纲,改沪校交通管理学院为铁道管理学院,分车务、财务、材料三门。平校称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分车务、财务二门。沪校恢复土木工程学院。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筹备就绪,正式成立。

1930年春,沪校将工业研究所改组扩充,定名为交通大学研究所,设工业研究与经济研究两大部各六组,前者有设计组、材料组、机械组、电气组、物理组、化学组,后者为社会经济组、实业经济组、会计组、交通组、管理组、统计组。从1931年起培养研究生。

1931年,唐校增设采矿冶金系,故改称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4

1937年,沪校由交通部移交于教育部,8月13日淞沪战起,黎照环校长率校自徐家汇迁入法租界。芦沟桥事变,院址陷落,唐校于湖南湘潭钱家巷土木系复课。矿冶系三、四年级则暂借读湖南大学。矿冶系一、二年级与土木系合并在钱家巷上课。教育部呈行政院核定,全国各大学均归其办理,故交通大学各校,自本年8月,改隶教育部。沪校之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合并为工学院,下分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科学学院改称理学院,仍设化学、物理、数学三系,管理学院则仍维持其旧。

平校陷落,学生南下经上海至汉口,于汉口法租界辅堂里交大同学会会址内,组复院委员会,拟在汉口复院。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5

船校仍隶交通部。淞沪战起,校舍全毁,暂迁租界极司斐尔路。

1938年,沪校在租界上课。唐校、平校于湘潭复课。五月间迁湘乡杨家滩,租用前清云贵总督刘某之宅地上课。十一月,日军攻湘北,长沙大火,奉令西迁。十二月一日抵桂林,翌日遇敌机空袭,全部图书、仪器、行李均被炸毁,复步行至柳州暂停。

船校迁入租界后,经费拨汇困难,乃告停办。

1939年,湘校撤退至柳州稍停,继续西行至贵州平越,于二月在平越复课。吴淞商船学校于本年依照国防最高会议之决定,由教育、交通、海军三部筹办,在重庆复校,定名国立重庆商船专科学校。

1940年,经教育部核定,借用小龙坎资源委员会无线电工厂一部分房屋,成立交通大学重庆分校。

1941年,沪校改以私立南洋大学名义暂行维持。

1942年,贵州平越之唐山工程学院,改称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有土木、矿冶两系;北平铁道管理学院,有铁道管理一系。

沪校为伪政府接管,仍在中华学艺社上课。

徐家汇校舍为日人东亚同文书院占用。

教育部以沪校陷落,乃以重庆分校改为总校,迁往九龙坡新址。

1943年,交大渝校成立电信研究所

1944年冬,黔桂战局紧张,贵州分校准备迁校至重庆附近壁山,于十二月四日自平越出发。

1945年,贵州分校在丁家坳复课。教育部贵州分校于暑期中迁甘肃,改称国立交通大学甘肃分校。未几,抗战胜利,乃作罢论,筹备复校。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在上海中华学艺社之伪交通大学,迁回徐家汇,组上海临时大学补习班,由李寿雍任班主任,管理其学生及一部分自伪中央大学转来之学生。交大重庆总校两千多师生分批复员上海。

1946年,教育部令恢复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租东长治路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为校舍。

唐校独立,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

平校春复校,独立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8年,中共入北平,平校停办。唐校迁江西,沪校仍维持。

1949年1月,交大设有理、工、管理三个学院十八个学系,两个专修科,一个研究所。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国立交通大学。

台湾复校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6

1957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台湾地区防务主管部门、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及台湾地区交通主管部门会呈台湾行政管理机构,请求在台恢复“交通大学研究院”,设立电子研究所。新竹县政府捐赠土地。台湾地区教育部长张其昀乃组织筹备委员会,聘请前校长凌鸿勋为主任委员,李熙谋为副主任委员,柳克述、钱其琛、李景璐等为委员。

1956年,旅美校友会致电交通大学校友会,建议在台复校创设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7

1958年,学校电子研究所正式成立,于台北市罗斯福路设立办事处,聘李熙谋为所长。

1961年,学校与国际电信联合会签约,于学校成立电信与电子训练研究中心。举行本校四十九学年毕业典礼。本学年度毕业学生人数,共计硕士班21名。

1964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令增设电子物理学系及电子工程学系,参加台湾地区大学联招会招生,共录取新生83名。建立半导体实验室。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8

1965年,学校增设自动控制工程学系。自制氦氖气体雷射及积体电路成功,成功研制台湾第一批电晶体。由交通大学校友会发动募捐,兴建实验馆(现博爱校区实验一馆)。

1967年,锺皎光教授接任院长。交通大学校友会庆祝复院小组委员会决定募捐兴建图书馆(现博爱校区生科实验一馆)。

1968年,学校征收邻近校地(现博爱校区)。

1969年,刘浩春教授继任院长,新图书馆开工(现博爱校区生科实验一馆),欧阳藻来校任客座教授。

1970年,学校博士研究生张俊彦通过博士学位考试,为台湾地区第一位工学博士。增购校地,兴建教学大楼(于现博爱校区)。

1979年,学校恢复校名为台湾交通大学。

1980年,学校主办1980年国际计算机会议。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9

1981年,学校光复校区大礼堂(现光复校区中正堂)竣工启用,光复校区总图书馆(现光复校区人社一馆)正式启用,博爱校区图书馆(现博爱校区生科实验一馆)改为分馆。

1988年,学校张俊彦教授获选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校长阮大年获选为中国工程师学会新竹分会理事长。

1989年,台湾地区“次微米实验室”破土兴建,《交大青年》荣获台湾地区大专青年期刊优等奖。成立电信研究中心(Center for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简称CTR)。荣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评定为七十六学年度办理社会教育绩优学校。机械系李安谦副教授荣获台湾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论文奖。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0

1990年,由学校电信系成功研制台湾地区第一个毫米波平面式振汤器。机械系陈家富副教授研究开发成功气相合成钻石,荣获日本金属学会金属组织金相奖。

1991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择定学校为台湾学术网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TANET)大新竹地区区域网路中心。将博士论文加入 DAO (UMI Disseration Abstracts on Disc ) 资料库,成为亚洲第一所加入的大学。电子工程系所叶清发副教授开发完成每毫米16Bit高密度之传真机CIS元件。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1

1992年,学校设置世界第一套学生宿舍光纤网路。邓启福教授经遴选接任学校校长。

1995年,美国纽约出版的《系统与软体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公布1993年至1994年间,六种软体工程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总量排行榜,学校于世界学术团体中排名第三,成立台湾地区第一座高频实验室。理学院统计学研究所所长李昭胜教授荣膺美国统计学学会会士(Fello,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学会简称ASA)。

1996年,学校光复校区浩然图书馆完工。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2

2000年,学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正式加入国际WAP FORUM 为台湾学术界首例。李立家族基金会及台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新台币1亿7000万元(美元550万元),由副校长魏哲和主持成立李立台扬网路研究中心,从事网路技术之开发。

2001年,学校获选为台湾地区工程师学会九十年度建教合作绩优得奖单位。

2002年,学校电资学院与电子资讯中心共同成立晶片系统研究中心。

2004年,学校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更名为外国文学与语言学研究所硕士班。光复校区工程六馆新建工程取得使用执照,材料系及电物系搬迁进驻使用。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3

2006年,学校增设生医影像与工程研究所硕士班、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研究所硕士班、奈米科技研究所博士班、财务金融研究所博士班、平面显示技术硕士学位学程(硕士在职专班)。与厦门大学签订两校学术交流合作协定(Cooperation Agreement)。

2007年2月,学校成立教学发展中心。6月6日,宣布成立智慧型仿生装置研究中心。9月27日,荣获行政管理机构颁发第五届金档奖,并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补助100万元台币。加入开放式课程联盟(OCWC),成为台湾第一所加入该国际组织之学校。

2008年4月12日,学校举办了在台建校50周年校庆暨台湾50、影响50颁奖典礼,11月28日,荣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97年度产学合作绩优学校奖。

2009年,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执行成果,考评结果优等。4月,与北京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11月 ,参加第一届亚洲区开放式课程会议,并争取到第二届举办权。

2010年12月8日,荣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产学合作优质学校奖之核心指标智慧财产授权收益与效率台湾交通大学组奖项第一和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中小企业处创新服务奖。

  • 阳明大学

阳明医学院时期

1971年1月26日,台当局正式核准筹设“阳明医学院”。由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政务次长”孙宕越兼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成立“阳明医学院筹备处”,副主任委员宋达为筹备处主任。由辅导会将台北市北投区唭哩岸公有山坡地32甲无偿拨用,另增购民地3.9568公顷,核定招生医学系学生120名,全部学生给予公费四年,毕业后由当局分发各公立医院及卫生医疗机构服务四年。

1974年,实验大楼竣工,是为该校第一栋建筑。与荣民总医院间的隧道完工通车。

1975年5月15日,正式决定聘请韩伟博士为首任院长,订为校庆日。阳明医学院于1975年7月1日正式成立,并参加大学联合招生。

1976年,增设牙医学系。

1978年,“阳明十字军”首次正式展开活动。

1979年,“偏远地区卫生医疗服务队”第一次出队。图书馆落成。增设医事技术学系

1980年,神经科学研究所硕士班奉准成立,是该院第一个研究所,同时也是台湾首创的此类研究所。

1981年,增设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硕士班,时为台湾唯一的免疫学研究所。

1982年,医学系首届毕业生完成分发,于6月19日举行毕业典礼。增设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班。

1983年,增设学士后医学系,学制为5年。

1984年,增设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博士班,医学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1985年,与荣民总医院家庭医学科合作共同规划八里群体医疗执业中心。增设生理学研究所硕士班、药理学研究所硕士班、公共卫生研究所硕士班。招收首届学士后医学系自费学生。

1986年,增设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护理学系。

1987年,增设生物化学研究所博士班。学士后医学系停止招生。

1988年,增设遗传学研究所硕士班、解剖学研究所硕士班、复健医学系。

1989年,增设医务管理研究所硕士班,为岛内公立大学院校第一所医务管理研究所。

1990年,护理学系开办“在职护理人员学士学位进修班”。

1991年:增设生理学研究所博士班、医学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传统医学研究所硕士班。

1992年,举办第一届“全台高中生医学营”。增设药理学研究所博士班、遗传学研究所博士班、牙医科学研究所硕士班、临床护理研究所硕士班、卫生福利研究所硕士班(为岛内首创的此类研究所)。复健医学系改名为物理治疗学系。

1993年,增设社区护理研究所硕士班,为台湾首创。增设口腔生物研究所硕士班。“在职护理人员学士学位进修班”改为“夜间部护理学系”。

阳明大学时期

1994年7月1日,阳明医学院改名为“阳明大学”,计有医学院、医事技术学院(包括医事技术学系医事检验及放射技术二组、物理治疗学系、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及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生命科学院(包括神经科学研究所、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遗传学研究所)三个学院及岛内首见的院级通识教育中心,共有6个学系与19个研究所。增设生物药学研究所硕士班、寄生虫研究所硕士班、环境卫生研究所,与公共卫生研究所博士班

1995年,“医事技术学院”更名为“医学技术暨工程学院”,增设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硕士班、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班。

1996年,护理学院成立。增设生命科学系。增设公共卫生研究所博士班。

1997年,首度办理推荐甄试入学面试。

1998年,增设传统医学研究所博士班、寄生虫学研究所博士班、环境卫生研究所硕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硕士班。医事技术系放射组改制为医学放射技术学系,医事技术系医事检验组改名为医事技术学系。

1999年,增设物理治疗研究所硕士班。“荣阳基因体定序团队”正式对全世界公布台湾第一个百万碱基人类基因体定序资讯成果,成功排出人类第四号(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成为全球从事人类第四号染色体定序团队中,首先排出最长DNA序列的研究团队

2000年,荣阳团队公布完成第四号染色体千万碱基定序。增设临床牙医科学研究所博士班、物理治疗研究所硕士班、卫生资讯与决策研究所硕士班、医务管理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报奉延后一年招生)。“解剖学研究所”更名为“解剖暨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为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两组。

2001年,牙医学院正式成立。增设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博士班、复健科技辅具研究所硕士班。牙医科学研究所硕士班、临床牙医科学研究所博士班合并为“临床牙医学研究所”。

2002年,与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共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增设口腔生物研究所博士班、放射医学科学研究所博士班、生医光电工程研究所硕士班。

2003年,医学系首度办理外籍学生招生。增设生物药学研究所博士班、护理学研究所博士班、生物资讯研究所硕士班及博士班、急重症医学研究所硕士班。

2004年,增设环境卫生研究所博士班。寄生虫学研究所更名为“热带医学研究所”。医事技术学系更名为“医学生物技术暨检验学系”。

2005年,生物化学研究所更名为“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增设物理治疗学系暨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明定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为该校教学医院

2006年,生命科学系、遗传学研究所合并为“生命科学系暨基因体科学研究所(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医学放射技术学系、放射医学科学科学研究所,合并为“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增设生医光电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卫生福利研究所博士班、脑科学研究所硕士班、护理学系暨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

2008年1月1日,原宜兰医院正式改名为阳明大学附设医院。

合并组建

2019年9月18日,台湾阳明大学与台湾交通大学分别召开校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校合并的计划书。根据早前阳明大学暨交通大学合校工作委员会拟定的合校计划书,新校名为“阳明交通大学”,简称“阳明交大”。

2020年7月30日,台当局同意台湾阳明大学与台湾交通大学合并案;同年8月12日,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函复两校于明年2月1日起合并为“阳明交通大学”。

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师715人,其中教授397人,副教授177人,助理教授122人,讲师19人,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4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3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16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终身会士1人。

类别 姓名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张懋中、施敏、张俊彦、林明璋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张懋中、施敏、张俊彦
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张俊彦、方伟骑、李建平、吴重雨、周景扬、杭学鸣、柯明道、荆凤德、张俊彦、庄绍勋、庄景德、曾俊元、黄威、吴介棕、HARNATHA 、洪瑞华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终身会士 施敏

院系设置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理学院、工学院、电机学院、资讯学院、管理学院、科技法律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生物科技学院、客家文化学院、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智慧科学暨绿能学院、光电学院(台南分布)等12个学院,共有20个学系。

学院 下属系别
资讯学院 资讯工程学系
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系、土木工程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环境工程系
电机学院 电子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光电工程学系、电机与控制工程系
理学院 电子物理学系、应用数学系、应用化学系
管理学院 运输科技与管理学系、管理科学系、工业工程与管理系、资讯与财金管理学系
人文社会学院 外国语文学系
客家文化学院 人文社会学系、传播与科技学系
生物科技学院 生物科技学系
光电学院

科技法律学院

国际半导体产业学院

智慧科学暨绿能学院

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设20个学系(22个硕士班、19个博士班),28个研究所(14个博士班),3个学士学位学程,6个硕士学位学程,10个博士学位学程,9个硕士在职专班(23分组)。

办学模式

  • 开放式课程

根据2016年5月信息显示,学校从2007年开始发展在线教育,已建成连接两岸47所高校在线课程资源的Taiwan Life平台及ewant平台,在MOOCs、OCW课程、翻转式教学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加入了新竹地区大学校院校际选课,学校课程的教材、PPT、作业一律都采用英文,部分课程老师用英文口语教学

  • 推广教育

根据2016年5月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推广教育中心,以远距教学方式普及推广教育,透过双向、即时通讯及电脑网络教学,以远距教学方式,举办新竹市内及与台湾各地连线专题演讲、密集课程、夜间进修等。设有学分班、研究班、进修班、短期研习会、密集技能训练班等进修方式。

对外交流

2006年,学校与厦门大学签订两校学术交流合作协定(Cooperation Agreement)。2009年,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4月,与北京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2010年5月,与西南交通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2019年加入全球产学未来人才培养策略联盟 (UAiTED),该联盟旨在强化产学合作以实践知识及技术转移,促进永续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方案,让社会各行各业与大学紧密合作,共同培育全球产学未来人才。创始学校包括阳明交通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成功大学、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6所星马港台的顶尖大学 。

科研平台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28个独立研究所。

院所类别及所属学院 名称
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资助 生物资讯研究中心
前瞻跨领域基础科学中心
生医电子转译研究中心
智慧型仿生系统研究中心
防灾与水环境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开放资源研究中心
交大 , 台积电联合研发中心
前瞻奈米电子与系统研究中心
智慧资通讯研究中心
前瞻光电研究中心
脑科学研究中心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交大研究中心 电机学院 奈米中心
奈米科技中心
脑科学研究中心
科技与社会(STS)中心(跨学院)
资讯学院 资料与商务应用中心
工研院交大网路测试中心
电脑视觉研发中心
理学院 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研究中心
丘成桐中心
工学院 前瞻材料研究中心
人文社会学院 新兴文化研究中心
电影研究中心
客家文化学院 国际客家研究中心
科技与社会(STS)中心(跨学院)
电子与资讯研究中心 网路测试中心
交大思科网路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

科研指标

  • 科研数据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台湾交通大学为台湾地区专利技术转让、台湾大学授予最高专利数之一、台湾技术许可的最高收入之一的院校,2014年共有188项专利申请和320项授予、105项技术转让、2687项专利申请和85项技术转让,共有133个孵化项目。

2003年,学校在SCI、SSCI及EI等重要期刊所发表论文之总数,台湾地区排名第三。

根据2009年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选中心基金会ESI论文排名,学校电脑科学论文数排名全球第20名,台湾地区第一,工程领域论文数排名全球第31名,台湾地区第三。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15年全球自然指数(2015 Nature Index),学校发表论文75篇,自然指数为29.26,位列台湾地区第四。

  • 科研经费

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自2006年起推动“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分二期执行,后并更名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希望五年内打造岛内至少一所大学进入世界前一百。2005年10月,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第一期计划入选名单,台湾交通大学荣获补助8亿元,少于台湾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及台湾清华大学,位于台湾高校第四。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1987年正式启用,命名为交通大学浩然图书资讯中心,有1200个阅览座位,有藏书150万册、期刊1万种、视听资料10万件。1996年,成功建构第一个资料库—EES(Elsevier Electronic Subscription),1998年由科资中心组成“台湾地区数位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

学术期刊

类别 名称
哲学 交大管理学报
人文学 全球客家研究
社会科学 犊:传播与科技
资料来源:

社会评价

  • QS世界大学排名(2014/15):世界第202位。
  • QS世界大学排名(2015/16):世界第76位。
  • QS世界大学排名(2020/21):世界第240位。
  • QS亚洲大学排名(2014):亚洲第29位。
  • QS亚洲大学排名(2015):亚洲第31位。
  • 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5):世界301-400之间。

学校标识

  • 校徽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4

学徽首见于1920年代,其时徽中仅有中英文校名、校训、齿轮及外环而已,并无铁砧、铁锤、铁链、铁书等图案。到了1926年,新校徽去校训而加砧、锤、链、书和创校年代之后,形状便告大体底定,此后只在外环、轮齿数目、形状和校名之有无上略作变动而已。

现行台湾交通大学制式校徽(六十齿),徽中铁砧上的左侧为中文线装书,右侧为西文书,取其学贯中西之意。西文书背分别印有E S A三个字母,其中E代表Engineering(工程),S代表Science(科学),A代表Administration(管理),概括说明了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砧尖悬吊三环铁链一段,表示学科之间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也暗喻交大人心手相连、精诚团结。砧前斜置铁锤一把,与砧上书籍合为理论与实作并重的意思。铁砧的底座1896四字,则显示交大创校的年代。砧外的齿轮,形状有如圆形的天。齿数六十,则代表一甲子。而齿轮是运转不息的,因此又寓含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思。

  • 校庆标识

120周年纪念标识以白、绿、黑色三种色彩,搭配代表交大的竹子,设计出120周年校庆Logo。设计者为建筑研究所校友吕世民,简单大方的设计赢得评审青睐。以“竹”作为精神象征,是为了纪念前校长凌鸿勋及在新竹建校的事迹。

  • 校旗

1958年在台复校时,由卢善栋、吴伯桢两位学长共同设计的校旗,图案与上海交大基本上是相同的。蓝底黄图,上面印有由右至左白色楷体的「国立交通大学」校名,校徽齿轮为二十四齿,三条黄色平行直线代表沪、平、唐三所交大彼此血脉相通之意(当时大陆尚未有西安交大)。

现行校旗采原设计理念,改为现行校徽,三条黄纹则代表新竹与北方、唐山三所交大的深厚渊源。

文化传统

  • 校名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5

台湾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清光绪22年),当时清朝大臣盛宣怀因为深感中国科技的落后与人才的匮乏,于是奏请朝廷,在上海创立南洋公学,1912年时改名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则改称交通大学。1937 年与台湾各大学一同改隶台湾教育部,正式定名为台湾交通大学。

意义:交流沟通、广结善缘,迎向网路传播新世纪的交通大学

艺文的交通:交通—交流沟通、传播瞭解;交通—交心合意、传情达理

科技的交通:交通—交结网路、畅通资讯;交通—交际通信、建立友谊

管理的交通:交通—交换经验、贯通管理;交通—交通顺畅、经济大展

  • 校训

知新致远、崇实笃行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6

释义:知新致远、崇实笃行,是1974年前校长鸿勋手题制颁的校训。求实学、务实业是交大教育的特色,也是形塑交大学子人格特质的力量,期许学生不但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能掌握社会脉动,与时代思潮同步前进。

  • 校歌
《交通大学校歌》

作曲:萧友梅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

青年之楷模,邦国之荣华,

校旗飘扬,与日俱长,

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伦,

启发吾睿智,激励吾热忱,

英俊济跄,经营四方,

为世界之光!为世界之光!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缩写为NYCU)简介插图17

校歌

备注:同复校之初所用前上海交通大学校歌相同,1999年6月9日台湾交通大学校务会议通过。
  • 传统活动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台湾交通大学有学生自主成立的管弦乐、登山、美术、舞蹈等社团90多个,学校体育风气鼎盛,常见校内体育活动有:

  • 梅竹赛、校友杯、系际杯、游泳锦标赛、校园路跑赛
  • 新生杯锦标赛(游泳、十项球类等)、梅竹田径赛
  • 体育周、校园会

梅竹赛

梅竹赛是台湾交通大学与台湾清华大学间,一系列包含十余项目的大型学艺、体育活动。梅竹赛于每年的三月举办,竞赛内容包括:棋赛、篮球、排球、足球、台球、羽球、棒球、桥艺、网球等,为交、清两所大学间的年度盛事。第一届梅竹赛是在1969年,期间停赛过7次,截至2006年,台湾交通大学以15比12暂时领先,当中有三次平手。今日梅竹赛已成为这两所大学共同的传统,甚至是家喻户晓的活动。

校容校貌

  • 校区设施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台湾交通大学有光复校区、博爱校区、六家校区、台北校区、台南校区五个校区。

光复校区是交通大学最主要的部份,大部分的科系均在此设立系馆,行政单位也设于此。设于光复校区的行政单位设有行政大楼、中正堂、资讯馆、浩然图书资讯中心、活动中心;教学场馆则有综合一馆、工程一馆至六馆、科学一馆及二馆、管理一馆及二馆、人社一馆及二馆、电子资讯研究大楼、交映楼、土木结构实验室、田家炳光电大楼、基础科学研究大楼等。

学生活动中心设有第一餐厅、理发部、洗衣部、眼镜行、撞球桌、华通书局、谘商中心、服务学习中心、艺文中心、各社团办公室等。中正堂除了是学校举办庆典的首要场所外,设有邮局,提供学生寄信等服务,也在校园各的角落设有邮局、玉山银行、兆丰金控等提款机,十分便利。资讯馆则有24小时电脑教室提供学生上网、列印等功能。

台北校区位于台北北门邮电大楼,1980年成立,为管理学院经营管理研究所、交通运输研究所、EMBA以及教育推广使用。

  • 体育活动与运动设施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台湾交通大学校内的体育设施集中在光复校区,少许在博爱校区。学校辟建体育馆、综合球馆、羽球馆、游泳池、熘冰场、田径场、健身中心,篮球、排球、网球、棒球等各类球场多座。而2013年1月5日启用的游泳馆,集温水游泳池、SPA水疗区、三温暖烤箱室、蒸气室及顶级健身房于一体,交通大学的棒球场常常举办大专杯的棒球联赛。

  • 校园环境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光复校区内有青埔朝阳、风亭九思、思园春晓、荷塘月色、曲道夹蒑、竹园映亭、竹湖晨风、松林立翠、绿掩重楼、玉树向荣、西庭笑语、缘慧润生、碧草如茵、碧草如茵、康庄迎曦、南台远眺、率意通衢交大十六景。另外,校园中散布13件由知名艺术家杨英风创作的景观雕塑,当中还有三件大型雕塑。

除校园景观外,学校在浩然图书资讯中心内设有名为艺文空间的艺廊,展示绘画、照片等艺术作品。活动中心则有演艺听,可供戏剧、音乐或舞蹈等活动演出。位于浩然图书馆内的杨英风艺术研究中心、杨英风数位美术馆和台湾艺术家手稿收藏室,陆续将雕塑家杨英风、音乐家苏森墉的手稿及相关文件整理并数位化。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gxwhjdjt】,发送【101】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